第(1/3)页 网囊刚倾倒入木盆,满盆的银光便顺着晨光漫溢开来。 这些渤海湾的小银鱼不过成人拇指长短,最长的也超不过十厘米,体型细得像晒干的面条,前段近乎圆筒形,到尾鳍处才微微侧扁,活脱脱是大自然精雕的银丝。 最奇的是它们的隐形术。 它们通体近乎无鳞,肌肉组织薄如蝉翼,在冰碴上蹦跳时,能清晰看见体内半透明的软骨主刺,连淡粉色的内脏都隐约可见,活像一捧流动的水晶。 唯有头顶的眼睛是墨色的小圆点,还有体侧沿脊椎线排列的细碎黑点,腹面从胸部到臀鳍前更有两排平行的小黑点,就好像像谁用细墨笔轻轻点上去的,在透明的躯体上格外显眼。 林宇指尖轻轻碰了碰一条蹦跳的银鱼,触感软滑得像裹了层薄浆,稍一用力就怕捏碎。 鱼身表面泛着珍珠般的虹彩,随着晃动在晨光里折射出细碎的银光。 这正是它们得名的缘由,也是昨晚小李在海里看见的“磷光”来源。 “这小东西娇贵着呢。” 王大春用竹筛轻轻搅动木盆,银鱼在冰碴上翻跳,尾部的叉形尾鳍展开时像片透明的小扇子,背鳍和尾鳍中央还藏着极小的透明脂鳍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。 说话间,几条离水稍久的银鱼渐渐褪去透明,身体变成了乳白色,像撒了层细雪,王大春赶紧往盆里加了勺碎冰:“得赶紧冰起来,不然一会儿就不新鲜了。” “师傅在时候,也最喜欢捕捞这种小银鱼了,要说捕捞小银鱼,师傅认第一,就没人敢认第二!” 说到此处,王大春顿时有些伤感,叹了口气说道:“哎,时间过得真快,一晃眼,师傅都走好几年了...” 林宇正低头检查网具接口,听见这话反手就拍在他后背上,力道不轻不重:“你捕鱼就捕鱼,在这儿伤感个毛?” 他捡起一条银鱼晃了晃,水珠顺着鱼身滴落,“这是渤海湾赏饭吃,咱们靠它养家糊口,把鲜货送到城里人的餐桌上,总比让它们烂在海里强。赶紧干活,第二网要下了!” 王大春嘿嘿笑着挠挠头,抓起竹筛开始分拣杂鱼,甲板上的气氛又轻快起来。 此时朝阳已经升起两竿高,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,小李突然指着右舷远处大喊:“小宇哥!那边水面发亮,是大群银鱼!” 林宇立刻爬上桅杆瞭望,果然看见东南方向的海面泛着成片的银光,像铺了块碎银布。 这是往年难得一见的大鱼群,至少能装满五条船的货舱。 “各船注意!向东南方向集结,拉大网距!”他顿时大声喊话,所有人同时启动马达,“这次用围网,把鱼群圈住再收!” 船队迅速调整队形,十五条船呈扇形散开,密眼围网顺着船舷缓缓沉入海中,在海面拉出一道半透明的屏障。 王大春站在船尾拽着网绳,嘴里哼着渔歌,眼看围网就要合拢,“领航号”突然猛地一震,船身剧烈倾斜,机动马达瞬间熄火,排气管“突突”几声没了动静。 “怎么回事?” 林宇一把抓住摇晃的船舷,只见右舷的网绳绷得像要断裂,海面上泛起浑浊的漩涡。 原来是船锚没完全收起,半截铁锚勾住了海底的礁石,拖行的围网正好缠在了锚链上。 第(1/3)页